美國的勞務派遣業出現得比日本和德國要早,較為著名的勞務派遣公司多成立于1946-1951年,例如,凱利服務公司(KellyServiesInc,1946)和萬寶華(Manpower,1948)等、這些勞務派遣公司在20世紀末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1982—1998年,美國的非農勞務派遣行業所擁有的勞動者比重從0.5%增加到了2.3'%。目前,美國有些州已經開始用勞務派遣的方式安置領取失業保險和社會福利金的待業人員。由此可見,美國政府已經把勞務派遣業視為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合作伙伴。在1999年的美國總統經濟報告中指出,勞務派遣就業對于勞動者和雇主來說都是非常有益的。此外,美國還成立了"派遣協會",為勞務派遣企業提供相關的市場信息服務。
美國的勞務派遣業雖然早已產生,但是真正得到迅速的發展卻是在20世紀90年代。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90年代后,美國有關勞動就業等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健全和完善,執法力度也不斷增強,加上企業中工會組織的"分庭抗禮"作用不斷增強,由此驅使用工單位主動選擇可以有效減少上述問題的勞務派遣用工模式。此外,美國有關雇傭關系的法律法規和行政命令也比較繁雜,規范和界定了雇傭關系的性質以及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合法范圍,對勞資雙方都有明確的權利和義務方面的界定,在執法方面更是加以嚴格的貫徹實施。勞務派遣中的勞動關系則是由公平雇傭委員會(EEOC)等專門的機構出面進行調解。此外,工會對于保障勞務派遣員工的生活,改善工資、王時、工作條件和福利等,也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幫助作用。另外,美國的法律訴訟費用非棠高昂,一旦企業違法被告上法庭,則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來應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而且對企業的形象也有很大的損害。這使得用工方一方面不得不約束自己的行為;另一方面為了避免不小心違反法律或發生與工會的對抗帶來的損失,轉而尋求外部勞動力市場的勞務資源,從而催生了勞務派遣業的繁榮發展。根據美國全國雇主組織協會(ProfessionalEmploymentOrganizationPEQ)的估計,目前有70000多家小公司幾乎全部的雇員均來自租賃,而在20世紀,80年代末,這樣的公司還不到2000家;PEO還估計,目前全美2300家活躍的專業雇主組織,其從業人員估計有300萬人,年工資總顏達到了1800萬美元。為什么這么多的中小企業將他們的雇傭人員托付給專業的勞務派遣組織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很多小企業主對處理人力資源問題越來越力不從心.例如,在應對越來越健全的勞動法律法規時,大公司可以使用一支由律師和會計師組成的團隊去為自己的利益而戰斗,而小公司則大多數無法獨立承擔,從而越來越認定將其薪酬管理等相對來說繁雜的事務工作托付出去就可以擺脫所有這些人力資源的問題。從很多方面看,勞務派遣服務正是在通過提供福利和薪酬等相關的服務來拉平小公司與大公司之間的活動領域,因為這些職能服務通常是小公司自己承擔不起的。
1999年,翰威特(Hewitt)公司調查發現,在美國有93%的大型企業(500人以上)接受了不同程度的勞務派遣服務。全美雇主組織協會統計,美國有400萬人提供勞務派遣服務.而且這種用工模式在美國以每年35%的比例在增長。
在美國,臨時性支援協會(NationalAssociationofTemporaryandStaffingServices,NATSS)和人員安置協會(AmericanStaffingAssociation,ASA)的相繼成立,標志著勞務派遣業已經成為美國勞動力市場舉足輕重的組成部分。根據NATSS1996年的調查:美國大約有90%的公司正在使用臨時性服務員工。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ofLaborStatistics,BLS)2001年2月調查美國的勞務派遣人數已經達到了116.9萬人,平均的派遣期限為2周,勞務派遣人數占到就業人口總數的0.87%。關于美國勞務派遣業的發展,日本學者論述道"在一定程度土可以認為,勞務派遣是為勞動者提供尋找工作交涉勞動條件,為勞務使用者提供勞動力和人事勞務管理的一項服務。可以預見,今后企業相關業務的外部委托,短、中、長期的派遣和人事管理服務業會得到長足的發展。美國‘人才租賃革命'從1980年以后迅速發展,像這樣承認勞動力轉租賃形式的勞務派遣業,是繼國際勞工組織第181號公約后的又一個重要發展,為勞動市場開辟了一個新的天地。"
作者:中國勞動關系網 |
來源:《中國勞動關系網》 |
時間: 2012-4-15 13:01 |
|